在香港,每4名小朋友便有1人患鼻敏感。 不少新手家長缺乏經驗,面對小朋友持續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徵狀,都誤認為是傷風感冒,但其實是 鼻敏感 。無故延誤醫治的時間,由間歇性的病徵演變成長期 鼻敏感 、 鼻竇炎或中耳積水,甚至睡眠窒息症。到底鼻敏感與傷風感冒有哪些區別? 怎樣追溯小朋友敏感的源頭?懷孕媽媽戒口是否能為嬰兒防敏?今期小編邀請到兒科專科醫生陳亦俊醫生, 為家長們解答疑問。
鼻敏徵狀似流感 漠視容易鼻長歪?
鼻敏感與傷風感冒非常相似,如:鼻癢、鼻塞、打噴嚏,但兩者有一定的區別。陳醫生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簡單的鼻敏徵狀分辨:
1. 鼻水:鼻敏感的鼻水較稀,亦通常呈透明;傷風感冒流的鼻水則會從透明漸漸變為較濃,並帶黃色或綠色
2. 眼睛:鼻敏感會有眼痕、眼紅,甚至是流眼水等徵狀,而這是傷風感冒沒有的
3.身體狀況:鼻敏感不會出現喉嚨痛或發燒的徵狀,反之患上傷風感冒則會出現這類情況
患有鼻敏感的小朋友會經常流鼻水及打噴嚏,其病徵在清晨或黃昏期間最為嚴重。家長少不免擔心小朋友長時間搓鼻,會導致鼻腔發大及令鼻變形,長遠影響外觀。陳醫生表示家長們可以放心:「現時未有臨床科學根據證實這個說法,如果家長擔心小朋友有不同程度的鼻敏感情況,應該盡早尋求專業兒科醫生的幫助。更值得留意是鼻敏問題會否已影響小朋友的生活質素,包括睡眠和學習等。」由於坊間的鼻敏感藥物可能導致不同程度的睡意,長期服用可能會令小朋友的精神狀態下降,影響日間上課的表現,家長須小心考慮。
小朋友在幼年時期,各方面發展尚未成熟。如果在這個階段及早確認敏感源頭,盡快接受適切的治療,可以避免往後的後遺症,讓小朋友贏在起跑線上、亦可改善他們的生活、睡眠及學習的質素。
驗血測皮膚 掌握致敏原
當家長懷疑小朋友有鼻敏感的情況,醫生可建議幫小朋友做一些致敏原測試,包括抽血檢查和皮膚測試。陳醫生解釋:「我們一般建議小朋友進行簡單的抽血檢查,透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去找出不同的致敏原。而另一種方法,就是進行皮膚測試,大概15分鐘就可以出報告,家長可以即埸瞭解情況。」目前,皮膚測試亦是準確度較高的致敏原測試,但檢測範圍有限,主要在小朋友的手臂或背部上測試有限度的致敏原,同時結合臨床的情況作診斷。
每個孩子的敏感原都不同,有機會是塵蟎、霉菌、貓狗毛髮、花粉,及食物等引發。因此確認孩子的致敏原時為孩子脫敏的重要步驟,家長可以針對生活環境及飲食作改變,日積月累慢慢地掌控致敏情況,紓緩孩子的敏感徵狀。陳醫生提醒家長:「若孩子有鼻敏感,家長應及早找出致敏原。如發現小孩對塵蟎敏感,便應勤換床單及吸塵、購買防塵蟎枕具,並添置空氣塵蟎過濾機等,可大大改善孩子的鼻敏感情況。」鼻敏感為慢性的敏感疾病,不容易完全根治。盡量避免接觸致敏原,孩子仍可以開心成長。
懷孕戒口防敏術 過分擔心缺營養
不少媽媽在懷孕期間都會戒口,認為越少接觸易致敏食物,越能幫助寶寶防敏。陳醫生則說:「媽媽不需要特別預防某些食物。過分憂心,反而會令她在產前的飲食有過多顧慮而缺少營養。」近年來,有不
少臨床科學研究都說明小朋友接觸越多範圍的食物,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力,亦可以能降低自身對某些食物的敏感反應。陳醫生強調:「懷孕媽媽首先要注意均衡飲食,確保自身充足營養攝入,才能保障嬰兒的健康。食用太多容易致敏的食物是錯誤的做法,不會刺激嬰兒產生抗體。其實懷孕媽媽最重要的是多加休息,令胎兒有良好的環境去成長。」懷孕期間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輕鬆、均衡的飲食及注意休息。過分挑食反而造成反效果,切勿讓懷孕變成負擔,才能建立嬰兒的健康保障。
孩子口罩勿亂戴 耳骨錯位影響大
這段時間市民出街必須佩戴口罩,家長緊張小朋友會受感染,更會叮囑孩子切勿胡亂除下口罩。雖然重視個人衛生是正確的觀念,但陳醫生指出:「不太建議幼童(即1歲以下)佩戴口罩,主要擔心影響到小朋友的呼吸。選用太緊的口罩,忽略了小朋友的鼻子或口腔被覆蓋,阻礙到正常呼吸也有可能引起窒息。」陳醫生亦建議家長選配小朋友的口罩要多加留意,口罩盒上說明的年齡指引;綁在耳朵繩子的鬆緊度;鼻條的適合度等,令孩子可佩戴舒適的口罩。
疫情不穩定的時候,小朋友特別是嬰兒最安全的防範是多留在家中、減少外出:「如果家長必須帶嬰兒出門,將嬰兒抱在懷中已經有防護的效果,但要小心留意會否有飛沫在附近噴出。同時應該盡量縮短交通距離及時間,減少孩子在公共地方停留。」初生嬰兒的骨骼未完全成長,曾有報道指嬰兒佩戴口罩至耳骨錯位的情況。家長在考慮兒童的外在防護時,要謹慎留意孩子的自身狀況,勿讓口罩造成危險。
醫生願望為守護孩子笑容
近年來,隨著兒科的發展,兒童醫院在香港的設立,香港兒科學院亦增設了不同的兒科專科科目,包括兒童腦科、兒童呼吸科及兒童傳染病科等。現時,香港只有少部分醫生擁有兒童呼吸科資格,而陳醫生是全港首批獲得兒科呼吸科專科資格的醫生。提及為何選擇充滿挑戰性的兒科,陳醫生憶述:「從小到大我在教會成長,並非常喜歡與教會中的小朋友一齊玩。我很享受和小朋友一齊的時間。他們的純真及笑容能感染著我,所以我希望能為小孩盡一分力,讓他們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和發展潛能。」陳醫生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外,亦明白到他們的成長某程度上決定着一個家庭的幸福:「小朋友生病家長都頂著好大壓力,我作為兒科專科醫生,希望能用我的專業幫助更多小朋友,除了處理小朋友的疾病外,更可減輕家長的擔憂,希望整個家庭都有健康快樂的生活,享受小朋友寶貴的童年。」陳醫生的從醫之路,在守護小朋友天真燦爛的笑容同時,更是在守護整個家庭的幸福。
作者介紹
陳亦俊醫生 兒科專科醫生香港兒科學院兒童呼吸科院士、世界睡眠醫學會會員及前香港兒童呼吸及過敏學會會董。曾任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香港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以及香港浸信會醫院駐院兒科顧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