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小一仍晚晚「瀨尿」?家長小朋友不止整夜無眠

幼稚園升小一,是小朋友「大個囝大個囡」的重要階段,但如果5歲或以上小朋友每月超過兩次夜間「瀨尿」,這可能不單純是小朋友成長較慢,或有機會患上夜遺尿。兒科專科徐梓筠醫生指出,大部分夜遺尿個案會隨年紀增長而有改善,但如果家長只等待問題自行痊癒,可能會忽視了夜遺尿對小朋友構成的心理影響,更可能會如骨牌般禍延至成年階段。同時,家長也會承受壓力及影響睡眠質素,甚至因責備子女而破壞親子關係。

男童患夜遺尿機率相對較高 延誤治療或伴隨至成年

本港兒童夜遺尿情況屬常見,根據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在3至19歲的人中,患夜遺尿佔約2至5%,當中5歲兒童佔約一成六、10歲兒童亦佔3%,而當中男童佔大多數。

隨小朋友成長,夜遺尿會逐漸好轉後痊癒,但非一時三刻之事。徐醫生指,夜遺尿或會令小朋友感到羞恥、自卑、缺乏自信,影響交朋結友甚至是心智發展,進而波及成年階段。「在中大醫學院研究中,有1.5%的19歲人士仍有夜遺尿,可見如幼年階段未有正視夜遺尿,影響可繼續蔓延。」徐醫生補充。
不少父母為避免子女於晚上尿床,可能會半夜叫醒子女上洗手間,惟此方法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長此下來更會直接影響一家人的睡眠質素。睡眠不足會降低集中力、記憶力、專注力等,子女的學業成績及父母的工作表現也會受牽連。

藥物治療安全性高 與行為治療互相配合達最佳成效

因此,及早介入、進行治療是重要的一步。徐醫生說:「若父母與子女有足夠的恆心和耐性,不妨及早進行行為治療,例如改善生活習慣、使用夜遺尿感應器等;但如希望短期內有成效,藥物治療會較適合。」現時藥物治療主要透過補充抗利尿荷爾蒙,以減少晚間時製造的尿液,但不少父母因擔心藥物為子女帶來副作用而避之則吉,甚至更希望「不藥而癒」。但徐醫生說,現時藥物的安全度高,出現嚴重副作用的機會較低,藥物及行為治療雙管齊下,能達致更佳成效。

以鼓勵代替責罰 增進親子關係

徐醫生亦建議父母可多鼓勵子女、避免責罰,例如與子女製作紀錄表,如當晚沒有尿床,或做到於睡前兩小時不喝水、進食的話,便能獲得貼紙,累積一定數量便能獲獎勵。此做法除了可增進親子關係、鼓勵子女共同面對外,亦能令治療變得正面。

徐醫生分享,一名8歲女童患有夜遺尿,嚴重時1星期尿床2至3次,媽媽一直認為問題會隨時間而痊癒,故只與女兒進行行為治療。惟女兒晚間過於沉睡,行為治療的效果一直不大。直至女兒準備參加開學前夏季營,母女均擔心晚上尿床會十分尷尬,因而求醫。進行藥物治療後,女兒再沒有再出現尿床,現時亦持續服用藥物並觀察情況,希望可根治夜遺尿。

以上資料由徐梓筠醫生提供

資料來源:健康研究所 (2023年11月8日): https://bit.ly/41aABaU

Scroll to Top

想關注疫情及小朋友健康的最新資訊?
立即訂閱定期郵件

*必需填寫
建立注射疫苗時間表
即時預約
whatsapp預約
網上預約